央廣網北京4月25日消息(記者劉飛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。但閱讀不能停。有暖黃色閱讀燈的北京24小時書店正式營業;杭州圖書館十一年不拒絕拾荒者、乞丐入館閱讀,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閱讀的溫度,可供大家閱讀的空間也越來越豐富。
  不過,有些讀書的地方我們可能還是走不進去。比如,一些高校的圖書館。有些即便就是你的母校,你去了4年的圖書館,畢業證一拿,你可能也就不能再想進就進了。
  其實,早在兩年前,2012年3月12日,首都圖書館聯盟成立,當時34所北京高校圖書館承諾將向社會開放,記者也採訪到了首圖聯盟常務副主席倪曉健,他本人也曾在參加北京兩會的時候,提出過相關的議案,呼籲高校圖書館開放。
  倪曉健:北京高校開放,我在做北京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的時候提過幾次議案。呼籲高校圖書館面向社會開放。有三個理由,第一,高校圖書館和公用圖書館都屬於政府、國家的財政,都屬於納稅人的錢。第二個,圖書是不應該因(讀者)身份的不同而有區別。圖書館本質上來講也屬於社會教育機構。第三個,從國際上來講,國外的大學開放的程度比咱們要大一點兒,就它們呢也不是完全向社會開放,採取一些部分的,或採取一些,面向一些對象,但是就是開放的程度比咱們大。鑒於這些原因,主要是第一個,從它的屬性來講,都屬於國家資源。
  兩年過去了,當時承諾將圖書館對外開放的高校執行情況怎麼樣?近日,有媒體走訪了北京地區18所高校圖書館,其中,只有兩所大學公眾在辦理相關證件、繳納一定管理費後,可以在裡面閱覽和借書。
  另外,北大、清華、人大等7所高校,社會讀者辦證繳費後,可以在圖書館里看書,但不能把書借走。剩下的9所學校,社會讀者是不能進入圖書館借閱圖書的,也占到了這次調查高校數量的一半。對此,倪曉健表示,高校圖書館開放已經有了進步。
  倪曉健:現在學校開放比以往有了進步,比如北京大學,它也辦了一些讀者證,如果有特殊需要也可以到學校來利用。
  其實,對於目前還沒有向社會公眾開放的高校圖書館也各有不同的原因。
  比如,有的是因為“不能保證圖書的歸還率”所以圖書館不對外開放。有的一大清早,學生們就排著長隊等著圖書館開門,學校的承載力和安全性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原因。
  作為首圖聯盟常務副主席,呼籲高校圖書館開放的倪曉健也承認,高校要滿足教學、科研需求,承載壓力不小。
  倪曉健:目前,高校圖書館主要是為教學科研服務。學生也特別多,圖書館的閱覽坐席本來就非常小,所以向社會開放有難度。第三,就是校園的治安安全。
  如果北大清華人大,大家都能到裡面去借書,這個也不現實,也沒必要。他的需要可以在公共圖書館、國家圖書館、首都圖書館等等都已經能滿足了。原理上講,都應該是開放的。但是從服務對象,和服務的責任來講,應該有所區別。
  那麼,採取什麼樣的形式才能平衡兩方面的問題?圖書館怎樣才能更好地為讀者服務呢?倪曉健的建議是社會圖書館滿足讀者一般需求,高校圖書館來滿足特殊、專業需求。
  倪曉健:街道圖書館,社區圖書館,現在要共建15分鐘的服務圈,所以大部分老百姓用的書都在這些公共圖書館,都可以用。假如你有特殊需要,比如北京師範大學呢,面向從事教育科研的這些人,教育資源比較多一點。我們的展覽講座,可以互相的來享用。數字資源,我們也可以通過協作的方式來共享。  (原標題:34高校圖書館承諾對外開放 社會讀者常吃“閉門羹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a20haehg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